穷人的孩子不一定早当家,“穷”与“知穷”我们务必知道!
穷,不是早当家的必要前提。自强不息才是。
穷人的孩子不一定早当家
几年前,过年回家去亲戚家,正好看到亲戚家十几岁大的孩子在忙前忙后,什么都会做,一时间弟弟有了对比对象,妈妈说要是弟弟有人家一半的懂事就好了。回家路上还跟我感叹:穷人孩子早当家呀!
是的,当人们看到家境贫困而又勤劳肯干的孩子从小为家分担时,脑海里就会常常浮现“穷人孩子早当家”的印象。
去年年底回家过年,又去了一次,当年那个孩子长大了,但是这一次,他只顾着玩手机,后来和他父母聊了会才知道,是去年和同学去外地打工不想读书了,结果没找到活干,带的钱也没多少就回来了。回到家后无所事事,天天玩手机打游戏。
当年那个能干的孩子眼看着成了“啃老族”,不是说“穷人孩子早当家”吗?难道这话说错了?
家里不穷的不能早当家?
也不一定,很多时候,甚至很多当父母的,是不愿意把自己的苦告诉给孩子的。
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:
有个孩子高中时沉迷网络,有一次,半夜翻墙想逃出学校去上网,爬到一半,跑回了学校,沉默不语。
从那以后,这个孩子特别认真地学习,再也不上网了。
同学们都说他见了鬼。
后来,这个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,同学聚会时问到这件事,他沉默了很久才说出真相。
原来,那天他的父亲给他送生活费,舍不得住旅馆,在墙下坐了一夜。
设想一下,如果当时这个父亲的艰辛,没有被儿子发现,儿子现在应该是另一番模样了吧。
心酸的别人家的孩子
曾看过一个让人深思的事情。
一个10岁的孩子,为了想在网络主播面前炫耀自己,把刚过世父亲的5万丧葬费打赏了主播。
而他的妈妈还身患癌症。
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,但这个孩子丝毫体谅不到家里的艰难。父母一味藏苦,用尽全力去给孩子生活的甜,却给了孩子一个自私的世界。
体谅父母这件事,孩子不是天生就会的。
如果你把生活中的苦全都屏蔽掉,刻意给孩子营造了一个“无苦”的生活环境,
又怎能奢望蜜里泡大的孩子,懂得愁滋味呢?
给孩子再好的教育,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感受一下,成人世界的“不容易”!
只有知道了这种不容易,才会懂得珍惜和爱身边的人。
也许有人会说,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家庭条件好为什么要让孩子受苦?
可孩子的“知苦”教育,是不分贫富的。
因为,人生的苦,可不会挑贫富。
让孩子“知苦”的技巧
千万不要天天跟孩子诉苦,抱怨:
“我们很穷,买不起东西”,
我每天那么累,还不是为了你?”
这么做,不是在对孩子进行“知苦”教育,而是在把你的苦甩给孩子。他们会内疚自责。认为“都是因为我,爸爸妈妈才这么辛苦的”。
告诉孩子生活的不易、让他知道生活的苦,不是给为了施加压力,而是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时候,就开始有爱人的能力,拥有同理心,知道感恩